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,主要表現為咳嗽、咳痰,有時伴有喘息,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,尤其在季節交替或氣溫驟變時更為常見。支氣管炎是指氣管、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癥,通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,也可由物理、化學因素刺激或過敏反應導致。根據病程長短,可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類。急性支氣管炎起病急驟,病程較短,通常為數周至數月;而慢性支氣管炎則病程長,反復發作,可持續數年甚至更久,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的重要病因之一。
急性支氣管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病毒(如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鼻病毒等)或細菌(如肺炎鏈球菌、流感嗜血桿菌等)引起,也可因吸入冷空氣、刺激性氣體或粉塵等物理、化學因素誘發。炎癥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,分泌物增多,形成痰液,刺激咳嗽反射。慢性支氣管炎發展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包括吸煙、職業暴露(如接觸煤塵、石棉等)、空氣污染、遺傳因素等。長期吸煙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,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損傷支氣管黏膜,引起慢性炎癥,導致支氣管壁結構改變,如纖毛脫落、腺體增生、平滑肌增厚等,影響支氣管的通氣和清除功能。急性支氣管炎典型癥狀包括咳嗽,初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,后轉為粘液膿性痰,部分患者可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。咳嗽可持續數周至數月,但一般預后良好。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癥狀為持續或反復的咳嗽、咳痰,痰液多為白色粘液或泡沫狀,早晨起床時或夜間睡眠時咳嗽加重,部分患者伴有喘息,活動后尤為明顯。隨著病情進展,可出現呼吸困難、氣短、乏力、體重下降等癥狀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。
支氣管炎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、體格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。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,包括吸煙史、職業暴露史、家族病史等,并進行肺部聽診,觀察是否有濕啰音或干啰音。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、胸部X線或CT檢查、肺功能測試等,有助于明確病因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及排除其他肺部疾病。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,包括止咳、祛痰、解熱鎮痛等。對于病毒感染,無需使用抗生素;若明確為細菌感染,則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。同時,保持室內空氣濕潤,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,多休息,多飲水,有助于病情恢復。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目標在于控制癥狀、預防急性加重、改善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。戒煙是 首要且最重要的治療措施。藥物治療包括支氣管擴張劑、糖皮質激素、黏液溶解劑等,用于緩解癥狀,減少急性加重頻率。對于嚴重低氧血癥的患者,長期家庭氧療可改善生活質量,延長生存期。
支氣管炎雖為常見疾病,但通過科學的治療和有效的預防措施,可以顯著降低其發病率和復發率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。面對支氣管炎,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,積極采取預防措施,一旦患病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囑進行治療,切勿自行用藥或忽視病情,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。同時,增強公眾對支氣管炎的認識和重視程度,也是減少該疾病社會負擔、促進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。